最大笨伯理论:不要害怕投资的风险
最大笨伯 理论是二十世纪初期一个叫做凯恩斯的经济学家给我们留下的极富魅力的赌经。最大笨伯 理论也称为博傻理论,指的是:在本钱 市场如股票、期货市场中,人们之所以完全不管某个东西的真实价值而愿意花高价购买,是因为他们预期会有一个更大的笨伯 会花更高的价格从他们那儿把它买走。比如说,你不知道某个股票的真实价值,但为什么你花20元去买走1股呢?因为你预期有人会花更高的价钱从你那儿把它买走。
“最大笨伯 理论”是被凯恩斯炒出来。他原本是一位经济学教师,一开始想用赚课时费的方法为本身 积累一点财富。他因此获得的评价是“一架按小时出售经济学的机器”,他的工作是为了日后能自由而专注地从事学术研究免受金钱的困扰。然而,仅靠赚课时费是讲到吐血也积攒不了几个钱的。
凯恩斯终于明白了这个道理,于是1919年8月他借了几千英镑做远期外汇投机去了。到1937年他因病金盆洗手的时候,已经积攒起一生享用不完的巨额财富。与一般赌徒不同,他给后人留下了极富魅力的赌经:最大笨伯 理论,这可以视为他投机活动的副产品。
关于“最大笨伯 理论”凯恩斯曾举过这样一个例子:从100张照片中选出你认为最标致 的脸蛋,如果你选中的答案和最后的答案一致,就可以获得大奖。但确定哪一张脸是最标致 的脸是要由大家投票来决定的。你应该怎样投票呢?正确的做法不是选本身 真的认为标致 的那张脸蛋,而是猜多数人会选谁就投谁一票,哪怕她丑得像时下出没于各种搞笑场合、令人晚上做噩梦的娱乐明星。这就是说,投机行为应建立在对大众心理的猜测之上,期货和证券赌博也是这个道理。
“最大笨伯 理论”所要揭示的就是投机行为背后的动机,投机行为的关键是判断“有没有比本身 更大的笨伯 ”,只要本身 不是最大的笨伯 ,那么本身 就必然 是赢家,只是赢多赢少的问题。如果再没有一个愿意出更高价格的更大笨伯 来做你的“下家”,那么你就成了最大的笨伯 。可以这样说,任何一个投机者信奉的无非是“最大的笨伯 ”理论。
生活中,你是否也当过“最大的笨伯 ”呢?据说连牛顿都曾经参与过一场投机:1720年的英国股票投机狂潮有这样一个插曲:一个无名氏创建了一家莫须有的公司。自始至终无人知道这是什么公司,但认购时却有近千名投资者争先恐后把大门挤倒。没有多少人相信它真正获利丰厚,而是预期更大的笨伯 会出现,价格会上涨,本身 要赚钱。饶有意味的是,牛顿参与了这场投机,并且不幸成了最大的笨伯 。他因此感叹: “我能计算出天体运行,但人们的疯狂实在难以估计。”
最大笨伯 理论告诉我们不要害怕投资风险,因为风险无处不在;也不要忽视风险,因为它会让你败尽家业 。那么怎样看待风险呢?关键就是要在风险中找出你所需要的商机,并紧紧地抓住它。投资市场上,只要你比别人聪明一点,懂得什么时候进、什么时候退,就可以获取利益全身而退。但是相反,则可能败尽家业 。
- 评论一下
- 最新跟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