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跟我说控制别人的行为很难,请看完再下结论!
在心理学家看来,心理学的任务是描述、解释、预测和控制本身 、身边的人以及身边发生的事情。但是对许多心理学家来说,控制才是心理学最核心、最激励人心的目标。
那么怎么控制别人呢?不太爱长篇大论,是小编的一贯作风,所以不消 担心,你不会看到太多的心理学解释,我可不想周围是鼾声一片。嘿!让我们用下面的故事来说明。请谨记这是个真实的故事,真实的,是真实的。非要说三遍吗?哎,强迫症...
故事是这样的:有一个退休的白叟 喜欢鄙人 午的时候,在本身 院子的躺椅上晒晒太阳,享受安静的生活。但是让白叟 不高兴的是,不知道从哪一天起,每天下午都有一群孩子在他的门前嬉闹玩耍,喊叫声让白叟 无法忍受。
白叟 想要彻底杜绝这种现象,就想到了一个方法。有一天,白叟 走出门对孩子们说:“我非常感谢你们在这里玩,让我的门前变得如此欢乐,你们的笑声让我感觉本身 年轻了不少。为此我决定奖励你们每人25美分!”
得到奖励的孩子们高兴极了,自然决定以后还是要来这里玩,以便得到更多的奖励。可是第二天来玩的时候,孩子们虽然得到了奖励,却只有15美分。到第三天的时候,孩子们发现,白叟 只给了他们每人可怜的5美分。
本来昨天只拿到15美分的孩子们就很生气了,今天只有5美分,孩子们更生气了。他们不满地对白叟 说“我们在你这里玩一天你才给5美分,你知不知道我们每天多辛苦!”
从那以后,感觉受到欺骗的孩子们便再也不来白叟 的门口玩耍了。白叟 也如愿以偿地重新获得了安静的环境。
现在,小编要对这个故事总结陈词了。如果你已完全懂了,请跳过本段落。在这个简短的小故事中,白叟 首先是对孩子们的行为进行了精确的描述和解释:每天来玩,玩的动机是本性 使然。既然本性 不克不及 违背,那就尝试改变孩子们玩的动机。然后他预测:孩子们会因为奖励的减少而改变玩的动机,从而不再来此嬉戏。最后,白叟 通过对本身 预测的实施,改变了孩子们的动机,实现了对孩子们行为的控制。
控制行为的能力很重要,因为这无疑为心理学提供了改善他人生活质量的途径。但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很多心理学家将控制行为视为心理学的最终任务。
俗话说得好“没吃过猪肉,还没见过猪跑吗?”小编还是要“打肿脸充胖子”,用一句话来告诉你如何控制行为:你必需 了解行为发生的原因,就是看到一种行为,能准确地描述它并解释、预测它的发生,最终才能实现对行为的控制。
不仅是这个小故事中对动机的改变有助于控制行为,学习心理学之后就会发现,生活中处处是心理学。只要善于不雅 察,善于发现和思考,深入了解事件的起因,就能基本实现对身边事情的控制,即使不克不及 控制,也能对整个事件有大概的了解,不会使本身 再陷入被动的尴尬境地。
当你形成习惯,善于对生活中的任何事情进行心理学分析,你会感受到其中的乐趣,对你自身的成长是不成 估量的。最后小编用美国的心理学之父威·詹姆斯的一句话作为结束语:习惯是社会巨大的飞轮和最可贵的维护者。
- 评论一下
- 最新跟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