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的刘备运用“智猪博弈”,巧“借”荆州
世界并不都是很公平的,有的人势力大,有的人势力小,有的人能力强,有的人能力差,有的人够强势,有的人太薄弱虚弱 ,这个时候,就需要一种博弈理论:“智猪博弈”。我们以三国时期刘备借荆州的故事来讲一下智猪博弈。
公元208年,孙权、刘备联军在赤壁一带大败曹操军队,从而奠定了三国鼎立的局面。但是在赤壁之战爆发以前,孙权集团内部形成了以张昭为首的投降派和以周瑜、鲁肃为首的主战派。弱小的刘备集团派诸葛亮与孙权商议“联吴抗曹”,孙权经过慎重考虑,最终决定与刘备结盟,共同抗击曹操,尽管当时刘备只有万余人的兵力。
曹操二十多万军队横陈在长江北岸,而孙刘联军约五万军队陈列在长江北岸。周瑜鉴于敌众己寡,久持不利,决意寻机速战。部将黄盖针对曹军“连环船”的弱点,建议火攻,得到赞许。黄盖立即遣人送伪降书给曹操,随后带船数十艘出发,前面十艘满载浸油的干柴草,以布遮掩,插上与曹操约定的旗号,并系轻快小艇于船后,顺东南风驶向曹操阵营。接近对岸时,戒备松懈的曹军皆争相不雅 看黄盖来降。此时,黄盖下令点燃柴草,各自换乘小艇退走。火船乘风闯入曹军船阵,顿时一片火海,迅速延及岸边营屯。
孙刘联军乘势攻击,曹军伤亡惨重。曹操已不克不及 挽回败局,下令烧余船,引军退走。此役过后,实力最弱的刘备得到了最大的胜利果实,荆州被顺利“借”走。
赤壁之战的结果看似有欠公允,其实是形势使然。因为面对曹操的进攻,如果孙权和刘备都选择投降,则孙权的损失要比刘备大得多。刘备可以说是光脚的不怕穿鞋的,他没有多少可损失的东西。在这样情形下,只要孙权是一个理性的人,他就必然要选择抗曹的策略,因为他首先要维护本身 集团的利益,至于在维护的同时,被刘备捡了便宜,那也没办法。
由孙刘联合抗曹这件事上,我们可以认识到一个全新的博弈模型:智猪博弈。简单说就是竞争中的弱者选择等待就是最佳的策略。
因此,赤壁之战中的孙权一方其实扮演的就是智猪博弈中“大猪”的角色,刘备一方则是捡了大便宜的“小猪”。赤壁正面作战的是孙权,出大力的也是孙权,但最大的胜利果实,荆州却被刘备摘去。多出力并没有多得,少出力并没有少得,这就是孙刘在赤壁之战中的博弈结果。
- 评论一下
- 最新跟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