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斯伯内多效应:当局者迷而傍观者清
我们每个人可能都有过这样的经历:当我们亲身经历某件事时,看似很简单的问题却不知如何处理,而让本身 手忙脚乱。当我们置于某件事情之外,当事人觉得很是棘手的问题,我们总能给出合理的建议。这种情况就是我们常说的“当局者迷,傍观 者清”。人们为什么发生当局者迷、傍观 者清的现象呢?要解释这一情况,我们要从经济学上的“阿斯伯内多效应”说起。
人们在看油画时,一般是站在画的近处难以看清画面,而站在画的远处看反而更清晰,油画的逼真效果即刻显现出来。这种离开画面较远图像反而清晰的现象,就称为“阿斯伯内多效应”。“当局者迷,傍观 者清”是对阿斯波内多效应最形象的说明。当我们身处事情之中时,我们往往看不到事情的本相 和变化。为什么会出现“当局者迷,傍观 者清”这样的现象呢?分析其原因有三点:
1.所处的位置有误:欣赏油画也好,待人接物也好,选的位置很重要,不雅 察点不好就会看不清画面或者事实。一个人制作了一个两面球,一面是白的,一面是黑的,让两个人不雅 察这个球。一个人说是白的,一个人说是黑的,结果两个人争得面红耳赤。其实两个人部没有错,只不外 是他们站的位置不同罢了 。
2.情感卷入太深:如果一个人对某件事卷入太深的话,就会看不清事实,使本身 沉迷其中,被表面现象所迷惑,行为就会被摆布 ,很难看到事情的客不雅 本相 。
3.心存私念或成见:如果一个人处处权衡个人得失,处理问题就会变得困难。一旦心存私心杂念,就无法辨别是非,有私心者无法集中全心不雅 察事物,即使做到了全心不雅 察,也不免 会产生偏心反应,无法真正客不雅 看待并处理问题。因此,看任何事件,都不要带着私心与成见。
苏东坡有一首诗说:“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凹凸 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我们之所以看不清庐山的真面目,是因为我们身在庐山之中,我们的位置无法让我们尽不雅 其全貌,我们的情感也无法让我们客不雅 地认识它。而如果想要脱离迷局,看清本相 ,那就需要改变本身 的视角,更换本身 所站的位置,使本身 从某种情感中抽身而出,才会以傍观 者的身份,看清事情的本相 。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有时也会有这样的感受。其实,我们的周围不时 刻刻都在发生着变化,只是我们身在其中,感受不到罢了 ,因为我们身在其中已经习惯了,周围的变化也在影响着我们的生活,我们对此就会熟视无睹,感觉不到其中的变化,这就是当局者迷。但是当我们有一天离开了,过一段时间回来再看本来 熟悉的环境,我们就会猛然地发现周围都变了。由于远离,我们原有的习惯没有得到及时“刷新”,我们就会发现差距和变化,这就是傍观 者清。
因此,在生活中,我们要选好看待事物的着眼点,通过不同的角度来看待事物,要看到事物的多面性,了解到事情的全貌,看清事物的本质。按照现实的需要把眼光放准,遇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看问题不带成见,客不雅 公正地处理问题。
- 评论一下
- 最新跟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