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美分硬币成“鸡肋”:成本与收益
早年,1美分在美国可以买到1磅面包,但由于长年的通货膨胀,1分钱变得越来越不值钱了。铸造1美分硬币需要黄铜、青铜和锌,甚至不锈钢等原料,从1982年起,开始采用以锌为主的原料。美国财政部属下的造币局颁布发表 ,由于金属价格猛涨,生产1美分硬币的成本已高达1.2美分,超过了1美分本身的价值。因此,有舆论呼吁,除非商品经济学有某种改变,不然 应当让1美分硬币退出市场。
1美分硬币的铸造成本高达1.2美分,对于国家造币局来说无疑是成本太高而收益过小。当然作为国家造币局而言,并不总是以成本和效益作为考量标准,但是作为市场中的经济人,不克不及 不考虑到成本效益问题。
其实,“拔除 1美分硬币”运动早在1989年就出现了,该运动创始人高尔说,如今再花1.2美分去制造1美分硬币,显然是荒谬之举。2002年盖洛普公司的调查也发现,58%的美国民众因为1美分面值太低,收到1美分硬币后从来不使用,而是存放在储钱罐或抽屉里,还有2%的人干脆扔掉。结果,在街道、汽车、沙发、海滩甚至垃圾堆里,都很容易发现1美分硬币。
成本是商品经济的价值范畴,是商品价值的组成部分。人们要进行生产经营活动或达到必然 的目的,就必需 耗费必然 的资源(人力、物力和财力),其所费资源的货币表示 及其对象称之为成本。成本是为达到必然 目的而付出或应松出资源的价值牺牲,它可用货币单位加以计量。在经济学中,几乎任何成本都是可以用金钱来衡量的。
毕竟我们都是理性的经济人,所以在做任何事情的时候,都要看付出多少成本和获得多少收益。而要获得收益,就必需 进行成本与收益的分析,如果成本大于收益,一般都是不会去做的。
- 评论一下
- 最新跟帖
如果你们老公姐姐生病了,他要出钱看病,你会不会崩溃?
如果你们老公姐姐生病了,他要出钱看病,你会不会崩溃?又是一个没教养的女人提出的垃圾问题,挑拨是非之人,提问题的这位朋友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