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热门专业也会难找工作:择业经济学
小孙即将毕业于某名牌大学,所学专业正是时下热门的计算机专业。在人山人海的招聘会上,他信心满满地去求职。然而,在先后递交了几十份简历并经历多次面试后,却没有结果。不仅如此,他还发现其他同一专业的学友似乎也遇到了同样的困难。小孙疑惑不解:计算机不是热门专业吗?为什么会出现求职难的问题?
计算机,作为公认的热门,已经出现了“热门不热”的情况。确实,虽然这两年IT行业看上去非常热门,但是现在很多大学的计算机本科毕业生都难以找到饭碗。这是因为当前人才市场上并不缺乏一般的计算机人才,缺少的是高级、顶尖的IT人才。别的 ,前些年计算机人才走俏,人们一窝蜂地选择这个专业,并且各个学校都开设了计算机专业,造成这方面人才越来越多,庞大的毕业生数量使得整个就业形势都受到影响,导致在家待业的毕业生越来越多。
与之相对的是,一位毕业生在接受采访时说:“当初找工作时,用人单位并没有特别在意我的专业出身,他们更看中的是我的沟通能力和适应社会的能力。”某西部高校哲学专业的大学生,所谓的冷门专业并没有限制他们的出路。毕业时,有人在市电视台找到工作,有人当记者、教师、企业策划,还有市场营销一甚至有几个大三时就和人签约了。
而近些年的一项调查显示,农学专业的就业水平最高,达78.38%;被视为冷门专业的哲学和历史学就业率别离 达到40.35%和51.85%。除此之外,像港口航道与工程、海洋地质等专业的毕业生就业情况也很不错。小语种专业,如韩语、日语、德语等,也都不敷 用人单位争抢。经过调查,近两年曾经被认为供需较小的传统冷门——地质学专业的学生也几乎都找到了工作,别的 ,化工、材料、土木工程、机械、自动化专业的毕业生就业形势也都很好。正所谓“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上述就业情况让我们感到了冷门专业已不再像昔日那样被人冷眼相视,相反,它正以自身的优势在逐渐升温。目前,在人才市场最难找工作的是办理 类专业,如工商办理 、旅游办理 、人力资源办理 、土地资源办理 、信息办理 、行政办理 等,都出现人才严重饱和的状况,就业非常困难。
那么,个人又应该如何看待这些形势变化呢?其实,专业选择早已不再仅仅是选择未来从事的行业,更是选择未来的一种生活方式——这是个攸关发展前景、就业标的目的 、兴趣爱好的选择。它已经成为人生规划的第一步,特别是在严峻的就业形势之下更是如此。
我们应该明确,从长远看人才对于市场永远是紧缺资源。但是,在市场上,人才同样也面对着供需规律的支配。供大于求时,某行业的人才求职就会受到影响;反之,供小于求,该行业人才就会成为抢手货。一些曾经的热门专业,比如新闻专业,在前些年,各类高校纷纷开设这一专业,由于招生太多,导致几年后该专业就业不佳,已经成为就业“困难户”。这就是由人才饱和导致的就业不易。
那么,冷门专业为何升温呢?这里面同样有一个供求规律的作用。据专家分析,冷门专业就业率上升,主要还是因为这些学科的社会需求比力 不变 。随着扩招的增加,一些热门专业学生人数增多,造成了供大于求的局面。但一些冷门专业的学生人数却相对比力 少,竞争相对较小,所以出现了稳中有升的现象。
我国现在已经有很多高考生第一志愿就报了冷门专业。据调查,人们传统不雅 念上认为的社会需求相对较小的专业,如哲学、历史、地质、海洋、气象、农业、林业、勘探等,近几年的报考人数都呈现出增加趋势,这正是“冷门不冷”。
- 评论一下
- 最新跟帖